在深圳这座充满机遇与活力的城市,租房市场却暗流涌动,无论是租客还是房东,都面临着诸多难题。
租客的艰难寻租之路
对于租客而言,寻找合适房源堪称一场艰辛的“战斗”。深圳独居比例超过38%,这一数据背后,是无数租客为觅得安身之所而奔波的身影。房源难找成为租客们首要面临的困境,“想租单间却找不到靠谱中介”是不少人的真实写照。 目前,深圳租客寻找房源主要有四种方式。找大型中介机构,如乐有家、贝壳等,这类平台虽相对规范,但房源多为小区房,且租客需支付中介费,对于低预算或追求独居的租客来说,性价比不高;通过社交平台,如豆瓣、小红书、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寻找房源,以及选择泊寓、微棠、自如等大型连锁租居住产品品牌租房,虽各有优势,但也存在不足。前者套路重重,不少所谓的“房东直租”“个人转租”,实则是中介用假房源引流。网友就曾吐槽,线上房源视频精美,线下带看时不仅换人对接,还被告知心仪房源已租出,转而被带去看又小又破、位置偏远且价格高昂的房子。后者虽然规范,价格选择也较为丰富,但房源扎堆分布,装修布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选择。自行扫楼、联系房东租房同样不靠谱,有租客在扫楼过程中发现,带看的中介竟会往路边房子上贴“房东直租”的传单,令人防不胜防。 就算好不容易找到房源,离开大平台后,各种套路更是防不胜防。“串串房”问题频发,今年以来,不少租客反映租到刚装修好就出租的房子,家具廉价,甲醛超标。有租客回忆,一进入房间就闻到刺鼻的装修味,短短十几分钟,裸露的皮肤就开始发痒。而甲醛房的危害早有先例,2018年就曾曝出租客因租住甲醛房罹患癌症不幸去世的悲剧。 潜在收费高也是租客头疼的问题。以热水费为例,深圳部分私人公寓采用冷热水分开收费模式,热水费高达25 – 45元/吨,成为乱收费的重灾区。有网友分享,两人居住每月热水费竟达323元,用量高达8.5吨;还有一人居住不到一个月,热水费就接近200元,用量4 – 5吨。由于热水表由房东自行安装,猫腻难辨,维权之路困难重重。此外,高价管理费、网络费等也变相增加了租金成本。 合同条款同样暗藏风险。“提前三天退房”“退租需交清洁费200元”“转租收取转租费500元”“用水保底X吨、用电保底X度”等不合理条款,若租客不仔细查看,很容易在退租或转租时陷入纠纷。
房东的出租困境
感叹租房难的,不只有租客,房东也有诸多无奈。租客难找是房东面临的首要难题,许多房东为节省中介费,选择在网上自行放租,却发现房子空置期越来越长。即便降价、添置家具家电,租客看完房后,往往一句“回去考虑一下”便没了下文。 租金下降也让房东们忧心忡忡。“1300万买来的房子,租不了1.3万/月,租售比还不到1%”“租不出去只能降租金,但房贷却不会减少”……这些都是房东们的真实心声。有房东表示,过去租金很少下降,今年却一降再降,即便如此,仍逃不过租客砍价。 此外,中介和骗子的干扰也让房东苦不堪言。骗子冒充企业高管、精英人士实施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给房东带来巨大损失。个别中介为谋取私利,也会干扰房东出租房源,有的房东在网上发布房源时遭遇帖子限流,理由竟是“没有房地产从业资质认证”,甚至有房东的租房告示被中介撕下,换成中介自己的信息。在房屋托管方面,中介提出的苛刻条件,如要求2个月空置期、降价出租、收取管理费等,让房东左右为难。更让房东担忧的是,中介机构拖欠租金、卷款跑路的情况时有发生,深圳此前就曾出现长租公寓暴雷,拖欠租金过千万的事件。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3月深圳发布《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规范我市转租和受托经营房屋租赁行为的通知》,通过严格市场主体登记备案,要求对单次收取承租人超过规定金额的租金和押金进行银行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房东和租客的资金安全。 无论是租客还是房东,都在深圳租房市场中艰难摸索。
你在租房或出租房屋过程中,又有哪些难忘的经历?你眼中的深圳租房市场究竟如何?